【融媒探两会】“新质生产力”高频出现,释放哪些信号?
聚焦“全国两会”,奋进“关键之年”
2024全国两会于3月4日正式拉开帷幕。5000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带着民众的呼声和期待共商国是,3000多名中外记者将从这里传递出两会声音。
今年的全国两会,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派出的7位上会记者中,有连续多年跑两会的“70后”、“80后”,也有第一次上会的“90后”。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一样的两会情结,每个人的眼里也都有不尽相同的两会瞬间。
相较往年,今年的全国两会具有不同寻常的“时间节点”——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站在这个节点上去看全国两会,想必我们都能感受到“中国之治”的历久弥新。
除了这2个时间节点,今年还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关注中国发展与改革的媒体,今年我们着重聚焦8个“新”——新质生产力、绿色转型新动力、深化改革新动能、扩大开放新突破、民营经济新活力、扩大内需新潜力、区域协调新格局、民生亮点新生活。
每年的两会都是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充分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平台。面临复杂的环境、风险和挑战,更加需要广泛凝聚共识、团结应对。在此背景下的全国两会,如何发挥“中国之治”的优势来布局谋篇,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到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又一次聚焦,再到这次全国两会上共商国是时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做出深入阐释、指导发展实践。
2024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新质生产力”无疑是今年两会最热的词。今天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就来和您聊聊“新质生产力”到底包含哪些产业?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特别是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它的载体是产业,对于新质生产力涉及的产业范围,主要是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三大方面。
传统产业占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那么,传统产业如何实现“老树发新芽”?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高级专家、伊利集团全球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总监王彩云说,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持续推动绿色发展,摆脱传统增长路径,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
目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在由消费端向生产端转化,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正不断加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拥有众多的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比如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等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产业发展新方向。
例如亮亮视野研发的新型AR智能眼镜,可以实时看到整个工厂的设备数据、工作流程、运维情况等信息,现在它已经在北京地铁维修、中广核核电站巡检等多个场景中使用,为相关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和更快的效率。
亮亮视野创始人兼CEO吴斐介绍,AR眼镜在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一线工程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谈及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吴斐强调了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性。他以最新研发的AR眼镜为例讲到,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支持下,产品的研发获得了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支持,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和发展。随着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公司持续优化了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核心器件在嘉兴生产、产品在中山组装,最终将产品应用在全国各地的各个行业。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驱动方式、作用方式和表现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那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又该如何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呢?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黄汉权表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所以我们要加强基础研究,促进前沿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大力涌现。
黄汉权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的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不能把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狭义化理解,除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传统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目前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而且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的前面,因此需要进行总结梳理、提炼形成新的生产力理论。要通过理论创新,将新质生产力的含义、边界、形成规律、形成条件、形成路径、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清楚。在政策引领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推动科技创新,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夯实现代化生产力基础。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不仅仅是发展命题,更是改革命题。如何汇聚更多的生产要素、推动相关机制体制建设?请持续关注我们的两会特别报道。
发表评论
2024-05-22 03:35:22回复
2024-05-22 06:30: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