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4月9日消息(记者 罗世伟 实习生 蓝裕晴)4月9日下午,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白云区分会以“投资白云,赢在湾区”为主题,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堂举行。会议签约投资项目30宗,协议投资总额达519亿元,涉及生物医药、现代都市农业、新能源、美丽健康、现代都市消费等产业。

广州白云:30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 新能源项目占三成  第1张

国际投资年会白云区分会现场(央广网发 实习生蓝裕晴摄)

央广网记者在活动现场获悉,本次年会上签约的新能源产业项目共有10家。其中,我国新型储能领域唯一一家国地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落户白云,有效加速重点领域创新资源汇聚,是白云区推进新型工业化、落实制造强国工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此外,本次签约项目还包括百亿级项目广东省环保集团白云产业园区项目。白云区人民政府与广东环保集团双方将重点围绕环保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环保技术创新研发、碳中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打造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集“智能化检测、科研创新基地”于一体的检验检测基地等。

白云区依托交通便利的枢纽优势、链条完整的产业基础、临床资源丰富的产业支撑,正全力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广州东阳光储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程宗盛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希望依托国家储能创新中心,专注于储能材料的开发。白云区给公司提供了非常好的政策,如人才引进政策、营商环境政策等。

据介绍,近年来,白云区招商引资连续4年突破千亿元并逐年攀升,“六大千亿级”和“六大百亿级”现代产业集群整体规模已突破6000亿元,全区市场主体突破56万户、“四上”企业突破5000家,是广州作为千年商都的重要承载区。

白云区委副书记、区长潘志军表示,本次年会上集中签约30个重大项目,这既是广大企业对白云发展环境、发展潜力的充分认可,也是白云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区”的一次集中成果展示。“白云区将聚焦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区的总体目标,做优低成本高品质生产生活空间、企业友好型城区、创新创业沃土‘三个环境’,希望更多企业家朋友来白云投资兴业,一道携手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会上,白云区发布了《白云区促进招商引资企业发展若干办法》。白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盛明红介绍,惠企举措涵盖标杆企业、外资企业落户奖励、办公运营补贴、高管团队扶持、人才配套服务、项目配套服务等内容。

《办法》对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最高给予5000万元的奖励。对全球500强二级以上控股公司,以及全球独角兽、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设置落户奖励最高500万元。此外,为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高投资促进工作国际化水平,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与省市外资政策条件形成互补,新增外资项目最高奖励500万元。

据悉,白云区生物医药产业按照“2+3+N”构建产业空间布局,即以白云新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设计之都片区、京溪——同和片区为核心,分别打造生物医药总部研发创新中心、生物医药科创康养中心,以钟落潭、江高、人和等片区为核心分别打造生物医药制造产业基地、供应链基地和临空商贸制造基地,同时推动重点医疗机构周边布局产业配套载体,促进载体空间集聚发展。

“接下来将着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理念、构建成果转化平台、优化成果转化环境,发挥人才、平台优势,引导学校科研项目向产业应用端靠拢,聚焦精准医学诊疗技术、智能健康设备等方向寻求突破,推动重大科研转化平台融入地方产业发展链条,增强校地协同发展的向心力、支撑力、源动力、吸引力。”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刘叔文表示。

“十四五”以来,白云区顺应能源转型趋势,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的战略部署,把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发展机遇,在“6+6”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聚焦发展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2023年,新能源、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已突破500亿元,白云区新能源产业总体规模超50亿元。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联席总裁李义涛提到,将通过突破新型储能共性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优化制造业创新生态环境,拓展储能应用场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形成以新型储能创新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网络化创新体系,提升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平台,全力支撑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白云:30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 新能源项目占三成  第2张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廖世军分享氢能燃料电池技术与能源革命。他提到,中国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集群和基本完整的产业链,关键材料及部件正在逐步实现国产化。接下来需尽快建立完备的氢气供应体系,包括绿电制氢、管道输氢、加氢站低成本建设及降低加注费用,相信能为氢能产业商业化发展按下“加速键”。

2024年,白云区将围绕打造全国氢能产业高地的目标,大力支持氢能产业发展。今年内争取推动10个加氢站落地建设,推动6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投放运营,全力支持广大企业创新创业、先行先试、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