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药熬制时间:时长与功效的微妙平衡

中药熬制时间:掌握要点  第1张

中药熬制时间的长短对药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既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否则都会影响药效。一般来说,熬制的时长与药物的性质、药性、药量、煎煮方式等因素有关。

一般而言,矿物类药物如石膏、滑石等,质地坚硬,需久煎才能发挥药效,一般需要煎煮1-2小时。植物类药物中,质地较硬的根茎类药物如当归、川芎等,需要煎煮30-40分钟。质地较软的叶、花类药物如菊花、金银花等,煎煮15-20分钟即可。

药性较强的药物如附子、巴戟天等,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过猛,一般煎煮10-15分钟即可。药量较大的情况下,也需要适当延长煎煮时间,一般每增加10克药材,增加煎煮时间5分钟。

煎煮方式也会影响熬制时长。如果是用砂锅煎煮,由于导热性较差,需要延长煎煮时间。如果是用电煎锅或电压力锅煎煮,则由于温度更高,可以缩短煎煮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熬制中药时不能一锅煮到底,需要分次加水煎煮。第一次加水量一般为药材的3-5倍,煎煮后取一半药液,再加入等量的水煎煮,取一半药液,最后再加少许水煎煮,取全部药液。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药材有效成分的流失。

中药熬制时间:掌握要点  第2张

总之,中药熬制时间是一个微妙的平衡,需要根据药物性质、药性、药量、煎煮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充分发挥药效,避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