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的别名:何首乌,芎

川芎又称何首乌,芎又叫什么名字  第1张

川芎,别名众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芎”。此外,还有以下别称:

芎归:因其性味辛温,归肝脾二经,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之效,故名芎归。 血余:川芎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散结的功效,故有“血余”之称。 川芎香:川芎香气浓郁,可醒脾开胃、化湿行气,故名川芎香。 血竭:川芎根部受伤后流出的分泌物凝固而成,名为血竭,具有活血止痛、消肿止血之效。 红花:川芎花色鲜红,与红花相似,故有“红花”之称。 当归:川芎与当归同属伞形科植物,药性相近,故有“当归”之称。

值得注意的是,川芎与何首乌并非同一种植物,也不存在别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何首乌,别名:

交藤:因其茎蔓缠绕而得名。 地精:因其根部肥大,如精灵藏匿其中而得名。 赤藤根:因其茎蔓呈赤色,根部粗壮而得名。 夜交藤:因其茎蔓夜间缠绕更为明显而得名。 千金藤:相传其价值极高,如同千金一般,故名千金藤。

川芎与何首乌的区别

川芎又称何首乌,芎又叫什么名字  第2张

川芎与何首乌的形态特征

川芎和何首乌均为中药材,但其形态特征迥异。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圆柱形,主根粗壮,多有分枝,断面呈黄白色。茎直立,圆柱形,高可达1米。叶为2-3回羽状复叶,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花序为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朵淡紫色或白色。

何首乌:为蓼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根部膨大呈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为暗褐色或红褐色,有纵向沟纹。茎细长,蔓生或缠绕,可长达数米。叶为心形或卵状心形,边缘有波状齿,叶面粗糙。花序为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朵较小,黄绿色。

川芎与何首乌的药用价值

川芎和何首乌均为传统中药材,具有不同的药用功效。

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行气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神经痛、胸痛、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何首乌:性微温,味苦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

川芎与何首乌的禁忌

川芎和何首乌虽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禁忌。

川芎:孕妇禁服。月经量多者慎用。

何首乌:性温燥,不宜久服。阴虚火旺者慎用。生何首乌有毒,不可生用,必须经过炮制后方可入药。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又称何首乌,芎又叫什么名字  第3张

川芎,又名血参、红参,是一种伞形科植物,其根茎入药,具有活血行气、止痛、镇静、祛风止痉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中药治疗中。

活血行气:川芎含有挥发油、川芎嗪、川芎素等成分,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胸闷气短、心绞痛、月经不调等症。

止痛:川芎中的挥发油、川芎嗪具有镇痛作用,可减轻头痛、牙痛、痛经等疼痛症状。

镇静:川芎中的挥发油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用于缓解失眠、烦躁不安等症。

祛风止痉:川芎中的挥发油具有祛风止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眩晕、四肢抽搐等症。

其他功效:川芎还有降血压、抗菌消炎、抗氧化等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炎性疾病、美容养颜等。

注意事项:川芎药性辛温,孕妇、气血虚弱者不宜服用。服用川芎期间应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热性症状。

何首乌与川芎的药用价值对比

川芎又称何首乌,芎又叫什么名字  第4张

川芎又称何首乌,芎又叫什么名字  第5张

何首乌和川芎都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中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治疗功效。虽然同属于补益类中药,但两者在药性、适应症和功效上存在一定差异。

药性:

何首乌:性味甘、苦、涩,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乌须生发的功效。 川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调经止痛的功效。

适应症:

何首乌:适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须发早白、血虚萎黄等症。 川芎: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功效:

何首乌:

补益肝肾:何首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能补益肝肾,增强机体免疫力。 活血通络:何首乌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乌须生发:何首乌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促进毛发生长、乌须黑发的作用。

川芎:

活血行气:川芎中的挥发油和川芎嗪具有活血行气、疏肝解郁的作用,可改善气血运行,缓解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症。 祛风止痛:川芎中的挥发油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头痛、风湿痹痛等症状。 调经止痛:川芎中的川芎嗪具有调经止痛的作用,可缓解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总结:

何首乌和川芎均为补益类中药,但在药性、适应症和功效上存在差异。何首乌主要用于补益肝肾、活血通络,适用于肝肾虚弱、风湿痹痛、须发早白等症;而川芎主要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头痛等症。